2011年,我上初中,那年萤火助学的志愿者哥哥姐姐走进了我们的暑假,那个夏天,我们一起唱英文歌、做游戏、排话剧、做手工……那是一段很有意义特别难忘的时光,队旗上闪闪发光的“小小萤火积聚,照亮希望人生”十二个大字印在了我们的脑海,从那时开始我就有一个想法:长大后,我也要做一名志愿者!怀揣着这个梦想,后来我也成为了一名大学生,于是这个假期我们决定:不在等待!勇敢地打开了报名表,因为我们也想做一束光,去照亮别人。
——2011年萤火夏令营学生、
2020年益乡计划志愿者:
陈于娥

“小小萤火积聚,照亮希望人生”。十年前,萤火助学的志愿者将这十二个大字印在了初中生陈于娥的脑海,2020年,陈于娥以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回到家乡,带领老家的孩子们一起创造了一场属于他们的夏令营活动。我们始终相信,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。
每年乡村夏令营开展得火热朝天时,你是否在惋惜自己小时候为何没有这样的活动可以参加?看到家乡的孩子们寒暑假不再到乡间奔跑玩闹,而是整天与电视和手机为伴时,你是否也希望有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带领他们远离数码产品,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?
与其期待他人的力量,不如自己行动起来,加入萤火公益2021益乡计划,为家乡的孩子带去不一样的暑假生活。

“小小萤火积聚,照亮希望人生”。十年前,萤火助学的志愿者将这十二个大字印在了初中生陈于娥的脑海,2020年,陈于娥以大学生志愿者的身份回到家乡,带领老家的孩子们一起创造了一场属于他们的夏令营活动。我们始终相信,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,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。
每年乡村夏令营开展得火热朝天时,你是否在惋惜自己小时候为何没有这样的活动可以参加?看到家乡的孩子们寒暑假不再到乡间奔跑玩闹,而是整天与电视和手机为伴时,你是否也希望有一群大学生志愿者带领他们远离数码产品,一起看看外面的世界?
与其期待他人的力量,不如自己行动起来,加入萤火公益2021益乡计划,为家乡的孩子带去不一样的暑假生活。




一次在家乡开展暑期志愿服务的公益体验;
一次深入了解家乡风貌人情的机会;
提升独立思考、沟通协调能力;
学习并实践以参与式互动的教学方式带领家乡孩子体验丰富多彩的7天活动,与他们共同创造独一无二的暑假生活;
一份志愿服务证明。

- 实践资金支持:
培训、课程类支持:
儿童心理学、营会设计技巧、课堂组织技巧等课程,帮助个人志愿者及团队掌握如何安排与组织7天活动,绘本课程、网络素养、性教育等课程,为志愿者提供贴合农村儿童现状的活动内容;
线下集中培训,与更多高校志愿者伙伴互动交流;
与志同道合的伙伴深度交流合作,共同创造一次难忘的志愿服务经历。

1、有意愿服务家乡儿童的在校大学生,并且应为年满18周岁的在读高校学生;
2、1名志愿者即可开展活动,但我们希望你能够找到有相同意愿的同伴进行合作,以便顺利进行活动,团队规模应为2~6人;
3、我们希望志愿者与孩子的人数比例在1:4~1:8之间,进行不少于7天的志愿服务;
4、有一定的筹款能力,能自行筹集活动经费,完成支持总额的四分之一,萤火将匹配支持剩余四分之三活动资金,支持总金额最高2400元;
5、志愿者在提交报名申请表时,需自行安排开展益乡计划的项目点,并于活动开始前确定项目点相关信息(可在全国范围内,回到自己或队友的家乡,招募乡村儿童参与,或联系家乡的农村学校,萤火公益不提供任何项目点及相关联系人的信息);
6、自由开放的教学活动场地,可以是志愿者/学生家里,可以是村委会或村小教室,我们相信大家可以在家乡大后方总能找到“一亩三分地”来和农村学生交流互动;
7、同一团队不可同时获得与萤火同性质的其他机构的资金支持;
8、有参与过完整夏令营或有短期支教经验的志愿者优先入选,萤火公益2019-2020大学生乡村夏令营入选团队成员优先入选。

即日起至4月14日24:00,关注萤火助学公众号,后台回复关键词“益乡计划”,获取申请表链接。(表单内容较多,大约需要花费10分钟时间,建议提前写好存档后,再粘贴至此表单中)
4月1日-4月15日,项目组工作人员进行申请表初筛,并以邮件形式通知个人及团队申请结果;
4月中旬-下旬,根据志愿者选择的面试时间、距离等因素,选择以线上视频或线下面对面的形式进行面试。
4月下旬,项目组工作人员根据综合两轮表现,以邮件的形式通知益乡计划最终支持的个人志愿者及团队,微信公众号同步公布支持名单。
益乡计划2021联合发起高校社团:
(排名不分先后)
电子科技大学拾梦支教队
西南民族大学善之力爱心社
西华大学“大山天使计划”团队
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爱心6++协会
四川农业大学 学生爱心站(成都校区)
萤火公益大学生乡村夏令营项目&益乡计划
资助方:心和公益基金会